《自然》:攻克“癌症之王”,科学家找到了“癌症食疗”的新思路

来源:学术经纬 时间:2023-03-06 08:45:33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资料图片)

为了攻克癌症,科学家们不断在寻找全新的疗法,同时也在尝试如何让已有的抗癌药物变得更有效。

日前,德国汉堡-埃彭多夫医疗中心(UKE)的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通过营养干预提升化疗效果的新方法。根据他们在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的研究论文,给转移性胰腺癌的小鼠补充特定的营养成分后,化疗药物更容易起效。

我们知道,胰腺癌是一类死亡率很高的恶性肿瘤,常被称为“癌症之王”,往往发现时患者已经到了晚期,癌细胞转移到了身体其他部位。化疗是目前治疗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一线疗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有的化疗方案对近半数患者不起作用

为什么有些胰腺癌患者对化疗有反应,有些却没有?先前的一些研究结果提示,这背后并不完全是基因方面的差异,还有一些可以人为改变的环境因素在起作用。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肠道菌群是一个决定治疗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他们观察到,同样是转移性PDAC,对化疗反应不同的患者,有着不同的肠道菌群特征。研究人员通过粪便移植把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分别移植到转移性PDAC模型的小鼠体内,发现小鼠肿瘤对化疗药物也有类似的不同反应。对化疗有反应的患者,其肠道菌群移植给小鼠后,小鼠化疗后肿瘤生长相对较小

对化疗有反应和没有反应的胰腺癌患者,肠道菌群不一样(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考虑到肠道菌群可以通过其代谢物间接产生影响,研究人员利用代谢组学的分析技术,追踪了患者肠道菌群产生的代谢物分子。他们发现,在对化疗有反应的患者血液中,吲哚-3-乙酸(3-IAA)分子“脱颖而出”。血液中3-IAA浓度较高的患者临床结局更好。相应的,将对化疗有反应的患者的肠道菌群移植到小鼠后,也可以检查到小鼠体内的3-IAA升高。

3-IAA在植物中是一种调节生长的重要激素,但它不仅可由植物合成,也可以由微生物合成。研究人员发现,居住在肠道中的两种细菌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和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可以通过代谢色氨酸产生3-IAA

这些发现意味着,补充3-IAA,或者适当补充富含色氨酸的饮食,或许就可以增强化疗药物对转移性PDAC的治疗效果?

乳制品、豆类、坚果、香蕉等食物中色氨酸含量相对丰富(图片来源:123RF)

小鼠实验的结果很快证明了这一思路的可行性。无论是直接口服3-IAA,还是在饮食中补充色氨酸,都可以极大提高化疗方案的疗效,产生明显的抗肿瘤效果

不过,肠道微生物代谢色氨酸产生的代谢物不止3-IAA,实验结果同时表明,补充色氨酸衍生的其他几种代谢物分子,并不能与3-IAA一样产生增强化疗的效果。

此外,研究人员还强调,色氨酸过多也会损害抗肿瘤免疫反应,反而促进肿瘤生长。在小鼠实验中,色氨酸饮食干预时间过长(14天)有促瘤作用;而短短4天的饮食干预,配合药物化疗,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进一步研究还发现,3-IAA其实是通过中性粒细胞来影响对化疗的反应的。中性粒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在吸收了肠道细菌利用色氨酸产生的3-IAA后,它们会经历一个氧化过程,把3-IAA变成毒性更大的分子。而这些有毒分子离开中性粒细胞后进入肿瘤细胞,让肿瘤细胞内活性氧(ROS)增加,并干扰一个重要的细胞过程——自噬作用。有了这一基础,化疗药物就可以乘机杀死肿瘤细胞。

肠道细菌代谢产生的分子可以影响免疫细胞,从而促进化疗的抗癌效果(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研究作者总结说:“这些数据表明,肠道菌群产生的色氨酸代谢物3-IAA在对化疗有反应的人和小鼠的血液中增多,且3-IAA的浓度可以由富含色氨酸的饮食干预进行调节。此外,3-IAA还能使对化疗耐药的PDAC增强对治疗的响应。”

正如《自然》同期发表的专家评述所展望的那样,这项发现“为使用营养干预来改善疗效指明了方向”。接下来,研究人员们期望能在人体中重复这一结果,并找出最优的营养干预方案。

参考资料:

  • 热门推荐

Copyright   2015-2022 海峡日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