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1941(鱼鹰社)翻译 天天快消息

来源:哔哩哔哩 时间:2023-03-14 08:57:54

双方将领

德军将领

执行台风行动的是一批极其专业并经验丰富的军官。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领悟闪电战的精髓并且不少人对NC政权心怀不满。除此之外,许多德军将领都年事已高,他们的身体很难承受长期高强度战争的消耗。


(相关资料图)

陆军元帅冯博克自1941年6月以来一直统领中央集团军群,年逾六旬的他是当时国防军中大兵团作战经验最为丰富的指挥官之一,他曾在1939年入侵波兰的行动中指挥北方集团军群,1940年对西欧的战役中任B集团军群司令。总体而言,博克是一位偏保守的指挥官,他愿意学习并适应闪电战的作战模式,但是对于非线性或非常规作战则态度消极。最重要的是,由于博克喜欢呆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火车上指挥作战,因而随着天气的恶化,他越发不了解前线部队的真实状态,对于他来说雪和泥仅仅是理论上的困难。比如他曾去前线视察一个团级指挥所,惊讶地发现“士兵们在散兵坑里以最原始的方式作战”。同时博克也是一个傲慢的领导者,他与绝大多数同僚的关系都很糟糕,不过对于克鲁格与古德里安却格外纵容。当台风行动遭遇困境时,也是博克要求坚持进攻,试图不顾一切拿下莫斯科。

海因茨.古德里安自1941年11月起任第二装甲集群司令,他一直都对机械化作战充满兴趣。古德里安也是德军装甲部队的改革者和奠基人,他也于1935年成为德国首批装甲部队指挥官。在1939—1940年,古德里安率第19军在波兰和法国均取得了大捷,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前他被指派前去接管第二装甲集群,该部在战役开始后的头三个月里先后于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和基辅打出了举世瞩目的战绩。台风行动开始时,时年53岁的古德里安是这颗星球上最具经验的装甲兵指挥官,但与此同时连年的战争消耗着这位老人的精神力,也逐渐开始对自己的上司产生不满,也正因如此古德里安事实上是一个很难相处的下属,当命令与他个人的意见相左时,他往往会选择无视命令,同时他与克鲁格之间也存在很深的隔阂。

艾里希.霍普纳,1941年2月15日起担任第四装甲集群司令。霍普纳是骑兵出身,后来逐渐成长为装甲兵上将。战争开始时,他指挥第16军转战于波兰和法国,巴巴罗萨行动中,他负责指挥第四装甲集群向列宁格勒推进,霍普纳是一位精力充沛,甚至有些咄咄逼人的指挥官,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很难缠的下属。在战争初期霍普纳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大量反NC的活动,他的这一立场也使得其在台风行动失败后遭遇了极为严厉的处分(开除军籍,剥夺身穿军装和领取养老金的资格)

1941年10月5日,汉斯.格奥尔格.莱因哈特接替赫尔曼.霍特指挥第三装甲集群。在1939年的波兰战役中,莱因哈特指挥第四装甲师,该部在向华沙郊区推进时蒙受了较大损失;随后其分别于1940和1941年指挥第41军参与了位于法国和南斯拉夫地区的行动,1941年奉命率部向列宁格勒推进。

自1939年欧洲战事爆发以来,京特.冯.克鲁格一直指挥第四集团军,并参与了针对波兰、法国以及苏联的军事行动。58岁的克鲁格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指挥员,但他与大部分同僚的关系都相当差,特别是古德里安。在指挥风格上,克鲁格是一位非常传统且保守的指挥官,往往要等后勤充足才愿发起进攻。克鲁格在1941年11月未与中央集团军群其他部队一同进攻纳拉河,致使台风行动最后的努力宣告失败,除此之外这位将军还参与了反希特勒的抵抗运动。

阿道夫.施特劳斯上将自1940年5月29日起担任第九集团军司令,他曾在波兰战役中指挥第二军作战。在巴巴罗萨行动的三个月后,施特劳斯的身体状况开始每况愈下;他麾下的步兵部队行动迟缓,致使他的部队与装甲部队脱节严重,同时,比起加强主要进攻方向的兵力,他更喜欢将预备队投入针对部分地区的清剿行动。

马克西米利安.冯.魏克斯自1939年10月起担任第二集团军司令,魏克斯早年在巴伐利亚地区的一支骑兵部队服役,后转入总参谋部任职,他对希特勒短时间内重整德国军队的做法感到倾佩。1935年,他担任新组建的第一装甲师师长,波兰战役中指挥第十三军,在法国之战中他的部队仅参与了收尾工作。不过,在对南斯拉夫的军事行动中他的第二集团军是主力,并在行动结束后立即率军参加了巴巴罗萨行动。台风行动期间,年满60周岁的他身体状况不佳。

1940年2月起接过了24装甲军的指挥权,他曾在波兰战役中指挥过第三装甲师。格奥尔格.施图姆负责指挥第40装甲军,在入侵波兰时他是第二轻装师师长。第47装甲军军长是利默尔森,1939年他率第29摩托化师进攻波兰,在法国战役期间指挥第五装甲师。在一众军长中,瓦尔特.莫德尔是最特殊的一个,他于台风行动开始前2天升任第41装甲军军长。莫德尔本人是步兵出身,在波兰与法国之战中主要负责参谋工作,直到1940年11月才第一次独立指挥部队——第三装甲师;与许多德国高级将领不同,莫德尔是NC党员,并且对希特勒极度忠诚,他认为只要有勇气和决心一切皆有可能,因而在希特勒眼中莫德尔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忠臣良将”。同时,莫德尔也是少数几个在台风行动中得到职位升迁的指挥官之一。

苏军指挥官

参加莫斯科保卫战的苏军将领相比起他们的德国同行普遍年轻5—10岁,这意味着他们普遍经验不足,但同时也使得他们的身体能够经受住长时间作战的考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也都是骑兵出身。但与德军将领不同的是,由于大清洗的影响,他们对于高层的命令往往绝对服从。

担任苏军总参谋长的是鲍里斯.米凯诺维奇.沙波什尼科夫元帅,他曾是前沙皇军官,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尼古拉总参谋部学院学习,1917年他成为一个掷弹兵团的团长。革命爆发后,沙波什尼科夫开始从事参谋工作,策划了苏联红军绝大多数的行动,并在内战后为苏军的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参谋,他和他的总参谋部负责在台风行动期间规划防御,调遣部队并计划反击。

1941年10月10日,西方面军司令科涅夫被撤职,改由44岁的格奥尔基.朱可夫接手,他于1915年加入沙皇军队,俄罗斯内战期间转投红军,并成为骑兵团团长。在大清洗中朱可夫幸运地存活下来,于1939年在诺门罕给予进犯的日军以沉重打击,并由此声名鹊起。德国入侵苏联时,朱可夫是总参谋长,他在1941年7月敦促斯大林从基辅撤军,但在7月30日被撤职,被派去指挥预备队方面军。1941年8月以最高统帅部代表的身份前往西方面军,下令对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德军先头部队进行反击,拔出了位于叶利尼亚的德军桥头堡,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9月10日朱可夫又亲赴列宁格勒,去加强那里的防守。朱可夫在苏军中一直扮演着消防员的角色,屡次化解一个又一个危机,但与此同时朱可夫也是一位激进的指挥官,作战时往往不计伤亡,并且他策划的进攻往往缺乏协调性,相比于集中预备队发动决定一击,他更倾向于给各师提供补员。此外朱可夫对下属相当残忍,且惧怕失败后慈父那(核善)的笑容。

伊万.科涅夫中将于1941年9月12日指挥西方面军,与朱可夫相似,他先加入了沙皇军队,后参加红军,但他在1916—1919年内战期间几乎没有参加任何战斗。1926年他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完成进修,1937—1941年前往远东服役。巴巴罗萨行动开始时,科涅夫指挥西方面军下辖的第19集团军在维捷布斯克附近作战。斯大林认为他对维亚济马—布良斯克包围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幸而朱可夫力救,使他免于杀身之祸。10月17日,科涅夫受命指挥新组建的加里宁方面军。科涅夫同样是一位激进的指挥官,他喜欢集中装甲和火炮进行定点突破,但在1941年他手头只有饱经摧残的“残兵败将”,而这些人很显然不足以执行他那野心勃勃的战术。

现年49岁的安德烈.叶廖缅科中将自1941年8月16日起,任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叶廖缅科的早年经历和上述二位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在1939年对波兰东部的入侵行动中,他负责指挥一个骑兵军。苏德战争爆发时,他是苏军在远东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很快他被召回莫斯科,负责协助重建遭到重创的西方面军。

1941年9月,罗科索夫斯基接过了第16集团军指挥权,他于内战期间加入红军,但在1937年的大清洗中遭到逮捕,在监狱中度过了31个月,于1940年10月官复原职,并负责指挥第9机械化军。1941年6月25日,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在罗夫诺附近进行了一次失败的反击,接着他于7月14日被调往斯摩棱斯克,指挥一个新组建的军。罗科索夫斯基未来将会成为苏联战时最优秀的指挥官之一,但在1941年,他还缺乏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莫斯科战役期间他因屡次质疑朱可夫近乎冷酷的命令而与后者的关系不断恶化。

西方面军副总司令为博尔金中将,11月22日他前往图拉担任第50军司令。1939年,博尔金曾率领一支机械化骑兵集群入侵波兰,作为西方面军副总司令的他在明斯克以西组织了一次徒劳的反击,并带领残余的1600人成功逃出了包围圈。博尔金本人的军事水平一般,不过他的防守意志很顽强。

1941年10月1日—10日列留申科前往姆岑斯克担任新组建的第1步兵军军长,该部的任务是阻止古德里安麾下第二装甲集群的推进。1941年10月11日,他升任第5集团军司令,10月16日在博罗季诺战役中身负重伤。11月17日,列留申科重返前线,指挥30军防守克林城。列留申科在莫斯科战役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连续三次在关键时刻打乱了德军的计划。列留申科在1939入侵波兰时,担任坦克旅旅长。苏芬战争期间,他也是为数不多的几个突破了曼纳海姆防线的苏军将领之一。苏德战争爆发时,列留申科的第21机械化军遭受了重创,不过在当时,他是苏联军队中为数不多精通装甲兵作战的军官。

尽管在1941年夏天的战斗中遭遇了一系列重大战败,但苏联红军中不乏在战火洗礼中冉冉升起的新星。卡图科夫曾在红军的骑兵部队服役,后转入坦克部队。战争爆发时,他的第20坦克师遭到了重创后,被派往斯大林格勒接管装备有新式T-34的第4坦克旅。卡图科夫在战斗中不断学习德国人先进的装甲战术;他和他的旅将是莫斯科战役中苏军最优秀的装甲部队。             

  • 热门推荐

Copyright   2015-2022 海峡日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